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:2024-08-23 09:18:58
钢琴踏板
第一个踏板:右踏板,最常用的踏板,这个踏板也叫做延音踏板,它的作用是抬起所有制音器,使得钢琴上的所有琴弦都自由震动,声音就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才会消失。
下图中左上角标出的就是制音器:
从听觉上来讲,踩下踏板能够加强一些音量,还能使曲子听起来更抒情、更浪漫、更“湿润”、更“空洞”一些。
那踏板记号是什么样的呢?常用的有两种表示方法:
2. 用方框来表示,例如:
鲁宾斯坦说过“踏板是钢琴的灵魂。” 如何踩好踏板是一门很深的学问,大家在学习踏板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:
只需掌握“踩”和“放”两种状态,要踩就踩到底,要放就放干净,千万不要让上一个和弦的声音延续到下一个和弦里去了。这个阶段因为刚刚开始接触踏板,容易产生手忙脚乱的感觉,一旦踏板放不干净,整个钢琴里的声音会一直响,乐曲会出现不清晰、浑浊的现象。
各种教材开始讲解踏板的时候,就必须严格要求踩到底,放干净。比如约翰汤普森《简易钢琴教程》中第4册《高高的红杉树》:
《巴斯蒂安钢琴教程》第2册的《踏板练习》:
《快乐钢琴启蒙教程》D级《踏板演奏》:
2. 中级阶段
从两个方面去掌握踏板技术,时间和深度。
第一个方面是踩下的时间,踏板可以在正拍、音前或音后踩下,用哪一种要具体分析。
(1) 正拍踏板,也叫节奏踏板、直接踏板,一般适用于单个踏板的情况或是两次踏板之间有间隔的情况。踩下的动作与手弹下的动作同步,操作起来比较简单,也能达到较好的效果,有一些圆舞曲或进行曲也可以使用这种方法。
(2)音前踏板,一般是在弹奏和弦前先把踏板踩下去,接下来的和弦就能发出饱满的音色,例如肖邦的英雄波兰舞曲Op.53开始的地方,就可以先把踏板踩下然后再弹第一个音。
(3)音后踏板,也叫切分踏板,能使前后的声音完全“无缝”地连接起来,不会出现断开的现象。比如《现代钢琴教程》第2册的《爱之梦》,就应始终采用音后踏板:
约翰汤普森的《简易钢琴教程》第5册中也有专门的音后踏板讲解,值得学习:
中级阶段的另一个方面,是要考虑踏板的深度了,因为每台琴不一样,踏板在踩下时中间有一段“缓冲带”,在这个缓冲带中制音效果是逐渐变化的,所以这个时候更多地是要训练自己的耳朵,如果弹出来的声音浑浊了,就应该收起踏板一点,如果声音太刺耳生硬了,就应该踩下踏板一点,这个必须要长期训练才能控制得比较自然。
3. 高级阶段
这个阶段要掌握的技巧就更多了,丁丁租琴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。
(1)手指踏板法。在不用踏板或是踏板频繁更换的时候,用手指保持住音符,造成踩了踏板的效果,有时作曲家也会用特殊的音符表示出来,比如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,左手的二分音符就是手指踏板:
阿尔贝蒂低音也常用手指踏板,比如莫扎特奏鸣曲K332第二乐章,左手就应该保持低音:
(2)用踏板突出节奏。例如贝多芬奏鸣曲Op.111的片段,就应该在每一个sf处快速点一下踏板,以达到加强的效果:
(3)抖动踏板法。例如肖邦的冬风练习曲Op.25 No.11中最后一句就应采用抖动踏板法,即保留了踏板的效果,也不至于混浊不清:
(4)针对巴洛克、古典、浪漫、印象、现代等不同时期的作品,要分类学习。
中踏板
第二个踏板:中踏板
中踏板在不同的钢琴上设计是不一样的,通常在立式钢琴上是静音踏板,踩下后能够在击弦器与琴弦之间隔一层布,这样钢琴的声音就会非常小,不会扰邻。
在三角钢琴上的设计通常是选择性延音踏板,也叫持续音踏板,操作的时候先把某个音弹下去,再踩踏板,之后即使手把音放开,刚才弹的那个音的制音器也会一直抬起来。
比如拉威尔的《水之嬉戏》中最后一段,左手弹最低两个音的时候可以用左脚把中踏板踩下去,然后就一直保持不放,这样在和声变化的时候右踏板就可以更换。
左踏板
第三个踏板:左踏板
左踏板也叫做弱音踏板,在不同钢琴上的设计也有区别,立式钢琴通常设计为琴槌离琴弦更近,能造成声音减弱的效果,但是音色改变不大。
三角钢琴上的设计是琴槌向右移动一点,这样能使琴槌和琴弦接触的地方产生变化,从而达到声音渐弱或音色变化的效果。
钢琴里的弦有的是一根弦、二根弦和三根弦几种情况,以三根弦的地方为例,一般钢琴弹过一段时间都会有磨损,仔细看琴槌上面有三根线(凹槽):
这里的毛毡压得比较实,声音会偏亮,如果稍微踩一点左踏板,那没有磨损的毛毡就会对准琴弦,弹奏是声音能变得柔和;如果踩到底,那毛毡的凹槽就会对准两根弦,这样就少了一根弦的声音,音色变化不大,但是声音会变弱。
左踏板的记号是una corda(意思是一根弦),放开左踏板的记号是tre corde(意思是三根弦),当然有些特殊的乐谱还有其他的记号。